复活之日

[日] 小松左京
我们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幸存者——读小松左京的《复活之日》 科幻作家 韩松 《复活之日》是小松左京在1964年写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那年他33岁。小说写的是一个由病毒带来末日灾难的故事,时隔近60年,今天读来更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紧迫感。这部小说由著名导演深作欣二拍成电影,1980年公映后取得当年日本票房第二的成绩。小松左京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日本经济恢复、蒸蒸日上的时期,各方面都逐步走上繁荣的轨道,那一年还举办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东京奥运会,但小松左京却写了这么一个看上去黑暗、充满负能量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英国陆军的一个细菌战实验室里,制造出一种超级病毒,它被人带了出去交给国际间谍,要用于大国的生化战。但在运输途中飞机失事,病毒扩散出去,造成了一种比西班牙流感还要严重的流感,迅速在人际间传播。由于当时的医疗手段和其他措施都应对不了,出现了大范围的死亡,最后全球35亿人类几乎全部灭绝,仅有一万名南极科考人员在南极大陆幸存。而即便这样,新的灾难再次降临:美国和苏联没有人烟的国土上,成千上万枚核导弹由于地震被触动发射…… 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逼真,读来充满窒息感。1975年角川文库再版时,分子生物学学者渡边格在介绍中说:“这绝不仅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小松左京笔下的疫情肆虐的世界,医院超负荷运转,街上堆满尸体,工厂和商店停业,食物供应断绝,民用航班停飞,每个人要注射三次疫苗,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死亡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二战战死者,就连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也感染病毒去世,尸体成为蛆虫和苍蝇的盛宴。很多细节写得触目惊心,比如日本的一个家庭全都病亡了,电话听筒中竟突然传来空洞死板的电子天气预报声,但是人类实际上已经不再需要知道天气怎样了;在华盛顿白宫,发着高烧的美国总统眼睁睁看着秘书死在座椅上,但是已经无力去移动她的尸体,不久总统也死了。剩下的人类怎样才能继续生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