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4:山

刘慈欣 著 [美]刘宇昆 [美]韩恩立 等
图片 01 山 山在那儿 “我今天一定要搞清楚你这个怪癖:你为什么从不上岸?”船长对冯帆说,“5年了,我都记不清‘蓝水号’停泊过多少个国家的多少个港口,可你从没上过岸;回国后你也不上岸;前年船在青岛大修改造,船上乱哄哄地施工,你也没上岸,就在一间小舱里过了两个月。” “我是不是让你想到了那部叫《海上钢琴师》的电影?” “如果‘蓝水号’退役了,你是不是也打算像电影的主人公那样随它沉下去?” “我会换条船,海洋考察船总是欢迎我这种不上岸的地质工程师的。” “这很自然地让人想到,陆地上有什么东西让你害怕?” “相反,陆地上有东西让我向往。” “什么?” “山。” 他们现在站在“蓝水号”海洋地质考察船的左舷,看着赤道上的太平洋。一年前“蓝水号”第一次过赤道时,船上还娱乐性地举行了那个古老的仪式,但随着这片海底锰结核沉积区的发现,“蓝水号”在一年中反复穿越赤道无数次,人们也就忘记了赤道的存在。 现在,夕阳已沉到了海平线下,太平洋异常平静,冯帆从未见过这么平静的海面,竟让他想起了那些喜马拉雅山上的湖泊,清澈得发黑,像地球的眸子。 一次,他和两个队员偷看湖里的藏族姑娘洗澡,被几个牧羊汉子拎着腰刀追,后来追不上,就用石抛子朝他们抡石头,贼准,他们只好做投降状停下,那几个汉子走近打量了他们一阵儿就走了,冯帆听懂了他们嘀咕的那几句藏语:还没见过外面来的人能在这地方跑这么快。 “喜欢山?那你是在山里长大的了。”船长说。 “这你错了,”冯帆说,“山里长大的人一般都不喜欢山,在他们的感觉中山把自己与世界隔绝了。我认识一个尼泊尔夏尔巴族登山向导,他登了41次珠峰,但每一次都在距峰顶不远处停下,看着雇用他的登山队登顶,他说只要自己愿意,无论从北坡还是南坡,他都可以在10小时内登上珠峰,但他没有兴趣。山的魅力是从两个方位感受到的:一是从平原上远远地看山;二是站在山顶上。 “我的家在河北大平原上,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