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力

[英] 克里斯托弗·达根
序言 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在政见方面并非强势老练,却似乎总能准确把握住听众的情绪。1861年初,他受圣彼得堡皇家剧院的委托创作了一部新歌剧。就在几个月前,恰似机缘巧合的一系列惊人事件促成了意大利统一,皮埃蒙特-撒丁王国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Victor Emmanuel II)成为意大利国王,卡米洛·加富尔(Camillo Cavour)伯爵就任第一任首相。在此背景下,威尔第迅速为新作定下主题,故事取自西班牙著名作家及政治家里瓦斯(Rivas)公爵30年前创作的《唐·阿尔瓦罗》(DonAlvaro),或称《命运之力》。从1861年的夏末至秋季,威尔第潜心创作,1862年11月,我们今天称之为《命运之力》(La forzadel destino)的歌剧在圣彼得堡首演。演出大获成功,沙皇将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授予作曲家威尔第,尽管俄国音乐界的民族主义者不满帝国勋章竟被外国人揽入囊中,组织抗议示威,搅乱了剧组的第三次演出。 的确,《命运之力》中有呼吁意大利对奥地利作战的意味,例如“奥地利是意大利与其子民无休止的灾祸”,这部歌剧也因此在亚平宁半岛巡演时激起了意大利观众的爱国之情:在1862年,意大利东北部仍有大片地区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人们期待着能有一次全新的军事行动实现国家统一。但除此之外,《命运之力》并未表达出明显的政治倾向。然而,在这部歌剧(也是威尔第唯一采用抽象剧名的作品)中,有一种精神却贯穿始终,令无数意大利爱国者产生了共鸣,它仿佛抓住了1859年至1860年间政治动荡的本质——有一种力量,一双看不见的手,将历史轨迹引向既定的方向,而这一切都不以人们的意志与行动为转移。此前,大部分意大利人彼此之间都显得冷漠甚至抱有敌意,民族运动中温和派与民主派相互对抗,地域分裂根深蒂固,各群体间缺乏坚固的经济文化与语言联结,而罗马天主教会、奥地利和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