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经济学

[美] 理查德·A.伊斯特林
献给我的妻儿和孙子孙女们 是你们使我感到非常幸福 前言 听到以下消息时,我目瞪口呆。澳大利亚政府计划调整大学学费,以牺牲人文社科为代价,促进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招生。显然,目前高等教育职业化仍在进一步推进。按照这种趋势,似乎人们需要的并不是这本书里的内容,而是更大的集装箱船。 我在文、理两个方向都有涉足,并凭借这样的经历写下了这本书。我的本科专业是机械工程,第一份工作也是机械工程师。研究生期间,我的专业是经济学,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史和人口学,现在还包括幸福学,涉及的内容常常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在我看来,尽管STEM学科很重要,但是我们的生活以及与周遭世界的相处都与人文社科相关,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了STEM学科。以防你们以为这种论断是一个勉强拿到工程专业学位的人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想低调地告诉大家,我是在本科毕业典礼上致辞的优秀学生代表。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获得幸福,各地政府也都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但是该怎么做呢?这本书是一位社会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或许这并不是这个问题的最终解,我把决定权留给读者,让他们来决定我是不是应该继续留在工程领域。 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的女儿——新奥尔良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南希·伊斯特林给予了很多帮助。作为本书的顾问编辑,她的贡献远远不止校对稿件。南希还指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阐释和说明的段落,并且扩充了课堂互动,使文本更加生动。我也要感谢她的丈夫彼得·麦克纳马拉,感谢他仔细阅读了初稿,提出了很多建议。 感谢凯尔西·J.奥康纳帮助我绘制图表、配置插图,并且提供了意见。我也非常感谢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提供的数据,感谢约翰·F.海利威尔提供的基于盖洛普调查数据的表格。我的女儿莫莉帮我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阿拉米图片社的苏珊·列侬帮我解决了图库照片方面的问题。感谢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的约翰内斯·格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