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中国通史

[日] 内藤湖南 [日] 冈崎文夫
出版说明 本书是将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奠基人物内藤湖南所著《中国上古史》《中国中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清朝史通论》《清朝衰亡论》及其学生冈崎文夫所著《魏晋南北朝通史》缀合而成,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国通史叙事。 内藤湖南(1866—1934),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秋田县,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毕业于秋田师范学校。1907年受聘于京都帝国大学(今京都大学)。1909年晋升教授,主持东洋史学第一讲座,讲授中国古代史。1926年被任命为帝国学士院(今日本学士院)院士。其著作被后人编成《内藤湖南全集》(14卷)。 冈崎文夫(1888—1950),出生于富山县。毕业于京都大学史学科,后升入大学院继续研究。留学中国两年,回国后在佛教大学任教授,1924年起为东北帝国大学助教授、教授。 内藤湖南及冈崎文夫的上述著作虽已出版多年,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建立的讲史框架等对当代读者仍有较大参考价值。书中各编,有的是作者原著,有的是整理学生的听课笔记而成,风格不尽一致。同时,因为时代的差异和学术的发展,书中的某些提法和观点或有不当之处。但为保持原书风貌,本次出版,翻译时我们尽量忠实原著,只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改正。特此说明。 第一编 中国上古史 ZHONGGUO SHANGGU SHI 绪言 我这里所说的东洋史,指的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亚洲大陆以葱岭、西藏等高原地带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古时候的中国人、印度人均已知道这一事实。印度人将亚洲大陆称为“四大部洲”,中国人则认为,河从昆仑之墟向四方流淌,之后形成各自的流域。这些流域均有各自的历史。北方因为气候严寒没有完整的历史,除此之外的三方,均有各自的历史。由于各方历史分别发展,因此我们很难对它们进行总括性的研究。不过这些地方的人皆倾向于向附近的河流上游寻找自己种族的起源,然而它们多数是毫无历史根据的传说。事实上,不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