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二十篇

丰子恺
版本说明 1926年,弘一法师云游经过上海,来到丰子恺家中探望。丰子恺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弘一法师让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缘缘堂并没有厅堂,是一个象征性的名称,以后丰子恺每迁居哪里,横披便挂在哪里,一直到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造成像样的宅院,给缘缘堂赋予真的形。 因为有弘一法师为丰子恺的寓所缘缘堂命名,所以丰先生称缘缘堂为“灵的存在”,而那些冠以缘缘堂的随笔,由此也充满睿智与灵气,这正应了郁达夫对于缘缘堂随笔的评价:“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本次出版的“缘缘堂书系·丰子恺插图本”包含《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车厢社会》《缘缘堂·随笔二十篇》六本散文集,每篇散文皆为丰子恺在缘缘堂时期创作。 丰子恺的缘缘堂系列作品在历年的出版过程中多次被拆分组合,形成各样版本的文集。本书系的文集皆采用初版本的篇目,且配上大量丰子恺在缘缘堂时期创作的漫画,还给读者一份原汁原味的“缘缘堂”。 付印记 此集中所收随笔,大部分是最近二三年间应各杂志的征稿而作的。往往在限期将到的一二天中,临渴掘井地想出题目来,作出文章来,匆忙地封好了,寄出去。其中唯有两篇——《给我的孩子们》和《随感五则》——是七八年前自动地作的。前者为《子恺画集》的序文,后者无端地写在一册英文抄本里,后来被人见了,拿去登在从前的《一般》杂志里作补白。 前月天马书店托陈之佛兄来信向我索书稿,说要我把近来在各杂志里所发表的随笔结集起来,归他出版。我搜集旧稿,觉得只有二十篇聊可应付。就把它们修改一下,编排一下,使成了一册的样子,寄给之佛兄去。 廿三〔1934〕年七月一日下午,寒暑表上九十八度的时候,丰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