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已死

[英] 保罗·科利尔 [英] 约翰·凯
图片 图片 图片 理想国译丛序 “如果没有翻译,”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曾写道,“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而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回应说:“翻译不仅仅是言辞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 这两句话或许比任何复杂的阐述都更清晰地定义了理想国译丛的初衷。 自从严复与林琴南缔造中国近代翻译传统以来,译介就被两种趋势支配。 它是开放的,中国必须向外部学习;它又有某种封闭性,被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所影响。严复期望赫伯特·斯宾塞、孟德斯鸠的思想能帮助中国获得富强之道,林琴南则希望茶花女的故事能改变国人的情感世界。他人的思想与故事,必须以我们期待的视角来呈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译丛仍延续着这个传统。此刻的中国与一个世纪前不同,但她仍面临诸多崭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理想国译丛主编 梁文道 刘瑜 熊培云 许知远 献给因罹患新冠肺炎而辞世的经济学家彼得·辛克莱。 他是我们的朋友,一位绅士。他会喜欢这本书的。 我们崇尚精致而不奢靡,博学而不矫情;财富之积累,取其用途耳,非为炫耀也;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贫困。公众人物除了政治,也有私人事务;普通公民虽耽于生计,但依然对公共事务有健全的判断。我们与他国人不同,对于远离公共事务者,我们不只说他没有抱负,他简直就是废物。我们雅典人,即便事情非因我而起,也依然有能力评判之。讨论不是行动的绊脚石,而是一切明智之举的前提。我们的事业因而别具风光:勇往直前且深思熟虑,两种特质都至臻至善,且在每个人身上都珠联璧合。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