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迈克尔·波伦
推荐序 饭桌的宽度 无论饭桌是圆是方,是大是小,面对饭桌上的食物是每个人的日常,却又肯定超出了食物本身。拿中国的饭局文化举例,从古至今,这哪是一桌子的菜,这明明就是一桌子的人情世故,你来我往。房内人话天下事,由眼前美食引发心中感悟,一顿饭下来,吃没吃饱没关系,重要的是食者的关系。这还不够,如果我们将目光再放久远一些:现代社会中的食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速食、慢食、各种吃的革命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错综复杂的食品产业链中,我们是如何被欺骗,被抛弃,被迫反抗? 迈克尔·波伦让我们看到了一张浩瀚的桌面,这个饭桌的桌面从食物延伸到世界连锁企业、政治体制、历史习俗等更为广阔的维度,将几个人的饭桌扩大为整个人类的语境,从社会学、哲学的诸多角度让我们明白:从“吃”出发,我们能够看到的画面竟如此丰富。这位叱咤食评界多年的老江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恢宏的画卷:食品健康安全、社会权力结构、资本主义中的各类关系……顶级吃货吃饭的嘴了得,说话的嘴更了得。 近来,我参加的饭局比吃的饭多。面对各式各样的美食,桌上人常常几句“好吃”敷衍带过。依我看,不认真吃是小事,不认真看待吃则是大事。因此,“今天去哪儿吃,吃什么”一定是一个哲学问题,我没有开玩笑。 知名媒体人、畅销书作家 韩国辉 前言 我们为什么烹饪? 一 直到人过中年,我才意外而愉快地发现,我长久以来关注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是同一个答案。 那就是:烹饪。 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涉及个人的内容,比如,什么是对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幸福来说最重要的事?怎样才能和我那十几岁的儿子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事实证明,要做到这一点,仅凭寻常的烹饪方式还不够,还得用上一些特别的烹饪手段,比如酿造。)有一些问题本质上有点政治化。比如,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因为不断有人在问我这个问题):作为普通人,我们最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善美国的食物体系,使之更加健康,更加具有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