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世纪:自由与工业的百年传奇

[英]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
1 如今,你对得救预定论怎么看? 敌军来犯,国王出逃。尽管詹姆士二世在法国得到了庇护,但是奥兰治亲王安坐白厅,谁是不列颠真正的统治者这个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因而,1689年初召开了兼有名族集会和议会特点的“代表大会”。由于当时并没有名正言顺的国王降诏,此次大会实乃仓促权宜之举;但大会依然取得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成果,足以标志一场国事革命。 此次代表大会在1689年1月末举行,旨在商讨詹姆士和威廉的地位问题。同时讨论“弃置”或曰“空缺”之王位的价值,会议因循开展辩论,但根源是想永远摆脱并不在场的国王。下议院最终宣布詹姆士二世“弃位”,但法律中并没有“弃位”一说,因此这一说法从本质上说是非法的。然而在僭位者篡权的状况下,并没有其他选择。詹姆士是个独裁的天主教徒,在新教盛行的国度,他是最差的国王人选。其实,已有一群显要人物请求奥兰治的威廉介入当下日益堪忧的情形,这位轻易征服英格兰的君王由此获得了合法性。但不能将他视作征服者,因为这会唤起关于威廉一世的恐怖回忆,共和政府的拥护者对此恨之入骨。所以他应凭借法理称王,因为这个模糊的表述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形。 2月初,代表大会成员拟定了一份《权利宣言》,其中有一项禁止在和平时期设置常备军的条款,和平时期设置常备军被认为是王权独断最为明显的象征。其余条款有着类似的主导思想。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执行或中止法律;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为了满足君王利益而收税;议会享有至高无上的言论自由,此外,宣言的最后一项写道:“议会应当经常召开。” 《权利宣言》(后称《权利法案》)正式在威廉和他的配偶玛丽(也就是被废黜的国王之女)面前宣读,当时两人庄严地坐在国宴厅,待宣读完毕,威廉宣布“我们乐于接受你们所提出的条件”,两人于是被授予联合君主的名号。这个手段很是高明。我们只能认为威廉了解并接受《权利宣言》乃自己取得王位(登基成为威廉三世)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