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椋鸟飞行:复杂系统的奇境

[意] 乔治·帕里西
献给与我长相厮守的妻子 丹妮拉·安布罗西诺 与椋鸟齐飞 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能用来理解心理、社会和经济现象。我们尤为关注的是鸟群中的每个成员如何能够相互沟通,从而协同一致地飞行,构成一个既表现出集体行为又具有多重结构的群体。 观察动物的集体行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无论是天上的鸟阵、水中的鱼群,还是成群的哺乳动物。 夕阳西下,我们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形成了魔幻的景象,成千上万个舞动的小墨点在五彩缤纷的天空中格外显眼。只见它们一起飞来飞去,既不会撞到一起,也不会各自散开,它们飞越障碍,时而疏散,时而聚拢,不断变化着空间的排列,就好像有个乐队指挥在对它们下达指令。我们会良久地注视着这些鸟,因为眼前总是呈现新的景象,千变万化,出乎意料。有时候,即便面对这种纯粹之美,科学家也同样会犯职业病,于是许多问题就拍着翅膀飞进了他的脑袋。这到底是有乐队指挥还是它们自己组织的集体行为?信息是如何在整个鸟群中迅速传播的?它们的阵型怎么能如此快速地改变呢?这些鸟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如何分配的?它们怎么能一起转向而又不相互碰撞?难道椋鸟之间那些简单的互动规则就能让它们做出复杂多变的集体运动,就像我们在罗马的天空中观察到的那样? 当感到好奇并想解答这些疑问时,你便开始研究了起来:以前是去查书,而现在可以上网。如果你运气好,会找到答案,但是万一没有答案呢?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那么,假如你的好奇心真是那么重的话,你就会开始反问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选是否非你莫属。这项前无古人的研究不会把你吓住,毕竟这就是你该干的工作:发挥想象,做些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然而,你不能把一辈子都花在打开那些你没有钥匙的装甲门上。启程之前,你必须知道自己有没有胜任的能力和支持自己进行到底的技术工具。谁也不能担保你一定会取得成功,打个比方说,你想让自己的心飞越这个障碍,但如果障碍太高,让你的心碰了壁,那最好还是打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