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李松蔚
致读者
本书收录我在2019年到2022年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和发布的一系列问答。读者以匿名身份留言提出他们生活中的困惑,我给出建议,请收到建议的人一周后回信,反馈他们的生活中是否产生了变化。有了这些反馈,书中的每个干预方法都有了可验证的属性。
一共挑选了44个案例。为保护隐私,隐去了具有个人识别度的信息,同时为了优化阅读体验,调整了过于口语化和网络用语的表达,简化了一些相对冗长的生活细节描述,此外尽可能还原真实。尤其那些被认为不可思议的变化、与预期结果相悖的反馈,以及发出后没有回音的建议,都如实予以收录。有些提问者在第一次反馈发表后,又补充了后续的进展,这些追加的反馈也收录进来了。很多案例最初只是个体的困惑,发表到网上后,唤起了群体性的共鸣。整理成书时,我对这些引发过大量共鸣、思考或争议的案例做了复盘,补充了一些感想。它们不只是验证了某个人的一次改变,还向更多读者传递了具有普适意义的信息。全书分为五大主题,每个主题的后面都梳理了干预的思路方法,作为“改变的工具箱”,希望有举一反三之效。 引言
这些实验始于一个非常私人的动机:我回答问题,想获得反馈。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问答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体裁。这是从报纸杂志时代就开始流行的形式:读者写出自己的人生困惑,请教某一位专家的意见。其他读者围观这样的问答往来时,获得某种心悦诚服的共鸣:“人生的道理还真是这么回事,跟我想的差不多!”我本人也写过不少这样的回答,博得过一些赞美。但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始终萦绕不去:
提问者本人真的会尝试这些建议吗?会管用吗?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不是故弄玄虚,明知道答案却非要卖关子,而是我们相信,来访者遇到的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或者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至于特意在这里求助)。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