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大脑

[美] V.S.拉马钱德兰(V.S.Ramachandran)
推荐序 赵思家 科普作者,著有《大脑通信员》和《我的大脑好厉害》 “所以,最后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会讲故事的大脑》。” “咦?” 我叫赵思家,是这本书的审校。大家在阅读时可能很少注意到这个工作。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确认内容的专业性和译文的准确性,并对直译无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一些补充和调整。这本书的译者非常专业,需要我的地方不多,但唯一有个“错误”,明晃晃地印在了书的封面上,我却不知该如何调整。 容我解释一番。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Tell-Tale Brain。如果直译的话,tell-tale其实并不是“会讲故事的”,而是指“泄露秘密的”。在英语里,telltale是指告密者,特别是指向老师打小报告的小孩。换言之,这本书的原名其实是“泄露秘密的大脑”。 还没开始看这本书的你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大脑会泄露秘密? ———— 大脑——特别是人类大脑——是一个绝佳的保密者。它明明掌握了我们的一切——所有的感知、情感、思考,却在人类社会中彻底隐形。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大脑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作为大脑使用者的我们,为什么对大脑并不是很“在意”呢? 学习神经科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人类对大脑的“不在意”并非缺陷,恰恰相反,这正是一条令人细思极恐的线索——我们都被深深地困在自己一直所相信的“现实”里面了。大脑展现给我们的这个“现实”太真实、太无瑕了,让人很难意识到,实际上我们一直都被困于其中。 正因如此,神经科学相关的科普书有一个常见的书名套路,就是要故意点出大脑是有秘密的,比如《大脑解密手册》《大脑的奥秘》等。既然如此,这本书为什么叫《会讲故事的大脑》呢? 等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是个绝妙的书名。这本书有点儿像神经科学版的《一千零一夜》,讲述了20余个与众不同的大脑故事。这些大脑的使用者或多或少都在经历一场不凡的感知体验:有人失去了左手,但当医生摸他的左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