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优秀的人

[荷] 瑞克·帕斯托
引言:用好一天,就是优秀 工作在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奇怪的是,公司的管理者经常要求业绩,却很少教我们如何工作。好像我们天生就该奇迹般地知道如何区分轻重缓急、安排日程、做好计划、忙中有序。 这些技能听起来简单,实则不然。 或许你也和我一样,常常发现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一周才刚开始,进度就已远远落后;漫长的一天即将结束,但仍有一大堆邮件尚未回复;日程排得满满当当,长长的待办清单一眼望不到头……这些足以让人意志消沉,失去对工作的掌控感。于是,崩溃感便排山倒海而来。在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扭转局面,把工作做好呢?难怪你无法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交出满意的答卷,更无法实现自我提升。的确,你工作很努力,但是取得了什么进展吗? 这些我都经历过。 我在布兰道公司(Blendle)担任过近6年的产品负责人,那是一家荷兰企业,因创新了新闻业的经营模式而声名大噪。25岁那年,我卖掉了自己创立并运营了6年的软件代理公司,作为程序员加入了还在初创阶段的布兰道公司。后来公司势如破竹,成功引入了《经济学人》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大刊,还获得了德国报业大亨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和《纽约时报》的支持。与此同时,团队急速扩张。入职9个月,我就开始管理一支30人的工程师团队。我的职责是确保团队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鲜想法并落地实现。这就意味着我既要引导团队面对复杂的技术与组织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又要不断做出决策,还得招聘新人。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也需要平衡工作中的各个重要事项,毕竟事情总是要一件件做。 很快我就发现:做自己愿意做的或当下突然想到要做的事,并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工作越忙,我就越意识到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为此,我进行了多年的试错,最终总结出了一套合适的方法论。 我阅读过大量介绍工作方法的书籍,包括戴维·艾伦的《搞定》和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从中得到诸多启发,受益匪浅。但什么时候应该采用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