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迹:与记忆有关

[美] 巫鸿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巫鸿,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文理学院院士。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年至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年至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现任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委员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OCAT深圳馆和北京OCAT研究中心名誉馆长,新近荣获2022年度美国高校艺术协会(CAA)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 自序 影子与记忆 每个人都有过比恒河沙数还多的影子。在流动的时间里,变化的光线下,移动的表面上,影子消失和出现,拉长和缩短,永不休止地把血肉之躯转化为透明的平面。它们没有过去和将来,仅属于此时此刻。它们没有实体,总附于造就它们的环境和身体,但又转瞬消失,不留踪迹。 影子不是第二自我,不能从人体切下作为储存对象,像村上春树想象的那样。我们可以同样谈论记忆——真实的记忆也无法从人身割下,保存和收藏。一个人的生活含有和影子一般多的瞬间经验,它们随时发生和消失,永远属于当下,因此没有时间性。它们仅属于自身存在的时刻,只与此时此地的身体和环境相关。它们与知觉和思想同步发生,但不具备反观的能力。 以文字重现这些瞬间犹如以线条勾画逝去的影子,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把瞬间连接成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更有自欺欺人之嫌,因为对往昔的复述只能是重构,而重构必然是当下的行为,投下的是当下的影子。写下来的记忆不再是记忆,它已经变成符号,附在纸上,存在电脑里,被固定和物化。就像影子被刻在石头上,不再移动,不再消失,不再透明。回忆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