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径集(全译本)

[俄] 伊凡·蒲宁
文前辅文 1938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沦陷的法国,俄罗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万· 布宁完成短篇小说《暗径》,它被视为作家的“天鹅之歌”,并开启了作家唯一一组爱情主题小说集,这就是后来出版的《暗径集》。 1943年11月伊万· 布宁在给朋友扎鲍利斯· 扎伊采夫的信中说: 这本书以第一篇小说的名称《暗径》命名——之后的小说中也都是关于“爱情小径”上的阴暗和残酷……我总想着死亡和这世界上磨人的事!薄伽丘在瘟疫期间写了《十日谈》,而我写了《暗径集》 。 伊万·布宁本人评论《暗径集》是自己“技艺最精湛的作品”,但读者众说纷纭。著名评论家格奥尔吉· 阿达莫维奇对伊万· 布宁的这部自选集大加赞赏,他说: 所有爱情,即使无人分享,都是巨大的幸福,都是“上帝的礼物”。伊万·布宁这本书弥漫着幸福,充满着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恩,尽管这世界并不完美,幸福总是常有。 1 暗径 一个阴雨连绵的寒冷的秋天,在图拉的一条雨水横流、布满黑色车辙的大路上,一辆遍体泥污、支起部分顶棚的四轮长途马车,由三匹很不起眼的马(马尾都结扎起来,以免扬起泥水)拉着,急速驶近一座两栋连成一体的长长的木屋。这木屋的一半是官家的驿站,而另一半是民房,过往的旅客可以在这边休息或者留宿,吃顿饭或者喝杯茶。驭座上坐着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民,他穿一件直襟厚呢袍,腰带勒得紧紧的,神情严肃,黑黑的脸膛,蓄着稀疏的黑胡子,活像古代的强盗。车里坐着一个身材匀称的老军人,他戴一顶挺大的军帽,穿一件尼古拉式的灰色军大衣,海狸皮的衣领竖着。他的眉毛还是黑的,但是唇髭已经白了,跟唇髭连成一片的颊须也白了,下巴刮得光光的,整个仪表都像亚历山大二世,那是这位沙皇在位的时候军人中间非常流行的。他的目光也含着疑问,严厉而又倦怠。 三匹马停下来的时候,那老军人从车厢里伸出一只穿着笔挺的军靴的脚,然后用两只戴着麂皮手套的手提着大衣下摆,跳上木屋的台阶。 “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