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世界终结之年(方尖碑)

[澳] 保罗·哈姆
献给无名战士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关于大战的原因,故事已经讲了几千遍,档案也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只为搜寻新的“事实”来帮助我们理解它。莫非这个话题已经山穷水尽了?莫非已经没有新的主题、事实、英雄或恶棍了?然而历史从来都不是完满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之际,本书在几个稳妥的方面大胆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例如,它的目的是简化这个故事,在不影响整体完整性的前提下,让普通读者易于了解这个错综复杂的事物。有时,它只提供对一些主要人物所思所想的描述,以表明其如何反映出一种对战争可能性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的普遍感受或情绪。 《1914》是一部简单明了的叙事史,它通过罗列导致战争的事件、行动和态度,来挖掘这场战争的起因。这样一来,它就将那个命运攸关的年份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必然始于19世纪最后几十年、止于20世纪那场大动荡的旅程。我们不能把1914年从时间的锚泊地硬拽出来,孤立地加以审视。同样,“保守”、“自由”和“激进”这些术语也必须放在合适的情境中加以考虑。 在某些地方,我跳出叙事,反思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终结同时代人所了解的那个世界的。例如,这场战争究竟是不可抗力,还是必然的达尔文主义斗争?正如许多领导人后来所宣称的那样,这两种都是人力所无法避免的。统治者(权力沙龙中的君主、政客、外交官)的体验,与参加战斗的被统治者(普通男女)相比又如何呢? 我自始至终都要依靠主要参战国的原始档案以及经典文本。我特别感谢在这个主题上最伟大的写作者们,包括路易吉·阿尔贝蒂尼、尼尔·弗格森、弗里茨·费舍尔、马丁·吉尔伯特、约翰·基根、约翰·凯格、保罗·肯尼迪、贝纳多特·施米特、扎拉·斯泰纳、戴维·史蒂文森、休·斯特罗恩、芭芭拉·塔奇曼和塞缪尔·R·威廉森。我也大量利用了新的和不太引人注目的资料来源,为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将决定20世纪走向的噩梦做铺垫。 此致 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