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脑

[瑞典] 安德斯·汉森
图片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陌生时代。 数码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人类的大脑无法适应数码时代,这就是我们要在这本书里谈论的主要内容。随着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手机越发成了人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这样的现实之下,本书中谈及的观点和内容,究竟能否带来帮助? 我认为,目前正是我们急需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们一点一点来消化吧。 现如今,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4小时,青少年则为四五个小时。近10年间,人类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行为改变。这样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我希望对此做出科学的解答。 其他学者是如何看待数码时代的?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情绪、睡眠时间、注意力等受到了何种影响?幼儿和青少年的成长会因此获益还是受害?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这一切?我试图从源头出发,超越推测和设想,讨论一些已经得到验证的事实。这些内容一定比“大家每天会花多长时间玩手机?”等问题更加接近本质,自然也更为重要。 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何越发感到不开心? 作为精神科医生,最近我见到的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们大多对自身充满了反思。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在瑞典,每9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其他许多国家的状况也与此相似。人类正享受着空前富有的物质生活,然而在GDP(国内生产总值)快速上升的过去几十年间,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数也急剧增长起来。生活条件变好了,为什么我们却变得越发不开心呢? 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为什么人们还是会感到焦虑不安?与他人的联系越发紧密了,为什么反而觉得更加孤独?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寻出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目前的确身处一个史无前例的陌生时代。此刻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与此前人类一直生活的、不断历经进化的世界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一致”,正是这些“不一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一万年间不曾发展的人类大脑 自行车、电器、手机等对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