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柠檬

[韩] 权汝宣
短裤,二〇〇二 我想象着许久以前发生在警察局审讯室里的情景。虽说是想象,并不意味着捏造。但这确实不是我亲眼所见,所以不知该如何形容。我是根据他说的那些话和一些线索,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和推论,去想象那天的场景。不仅仅是这一场景,十六年来,我一直思忖、摩挲和加工着那件被称为“美丽女高中生遇害事件”的所有细节、画面和情景,因而时常陷入一种痛苦的错觉之中,仿佛自己亲眼见到、亲身经历过深植于脑海中的那些场景。想象和真实一样痛苦。不,比真实还要痛苦。因为它没有边际,也没有期限。 少年独自坐在审讯室里十几分钟了。这里除了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便什么都没有了。墙面上没有挂相框之类的,桌子上也没有花瓶或烟灰缸。有一种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显得不自然,少年便是这样:他的坐姿很不自然,眼神迷离,看起来像是困了。也许是因为不知该看向哪里,所以更加给人以这种印象,就像在白色的平面上来回移动、无法对焦的相机镜头。 刑警走进来,坐到少年的对面。少年的视线稍微集中了一些。 “韩万宇!” 声音不大,但听起来并不友好,是教导主任或班主任要处罚学生时用的那种严厉口吻。声音化为坚硬的敌意,插入少年胸口正中央,就像他那即将步步成真的残酷命运,我想。当时学校里的同学没有人用这种语气叫过韩万宇。 有人叫他“老太婆”,还有人叫他“愚人节”,但最响亮的那个绰号来自《恨五百年》。同学们都认为那首歌的第一节开首唱的就是“韩万宇”——“恨满——呜——世上——那无情的人啊”。只要把那个鼻音发得稍微模糊一些,简直一模一样。由于这个绰号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愚人节”和“老太婆”这两个称呼渐渐被淘汰了,所有人叫他的时候都会像歌唱家练嗓子那般唱出“恨满——呜——”。在案件发生之前,我并不知晓他的存在。因为他上高三,我上高一。不过如果努力回忆起来,好像确实在学校走廊里听到过呼唤他名字的哀怨又滑稽的歌声。那悠长的曲调里听不出任何坚硬的敌意。不过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