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美] 乔纳森·斯拉特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拉特 JONATHAN C. SLAGHT 美国德鲁大学学士,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博士,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协调员,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毛腿渔鸮的重要专家之一。 斯拉特的文章、研究、摄影多见于《纽约时报》《卫报》《史密森尼学刊》《纽约客》等媒体。 译者: 任晴 美国佛蒙特大学自然资源博士,美国佛蒙特州可持续发展学校研究所评估与项目研究员。译作有《鸟的智慧》《猫头鹰的秘密生活》。 插图 图片 献给凯伦 我们周围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狂风肆虐,将折断的树枝卷上半空……巨大的老松剧烈地摇摆,好似枝干细弱的树苗。什么也看不见,不见山峦,不见天空,不见地面。一切都被暴风雪裹挟……我们躲在帐篷里,陷入恐惧的沉默。 ——弗拉基米尔·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1921 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探险家、博物学家、作家。著作颇丰,记录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景观地貌、野生生物和人类居民。他是最早探索本书中所描述的森林的俄国人之一。 序篇 我第一次见到毛腿渔鸮是在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这是一片狭长的地域,向南直通东北亚的腹地。这是世界偏僻的一角,不远处就是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交界处,山峦叠嶂,铁网密布。2000年,我和一位同伴在这里的森林中徒步,意外地惊飞了一只巨大的鸟。它费力地振翅腾空,发出不悦的鸣叫,然后在我们头顶十几米的光秃树冠上停留了片刻。这簇凌乱的、木屑一样的棕色家伙,用荧黄色的眼睛警惕地盯着我们。起初我们并不确定这是什么鸟。但显然,它是只猫头鹰,且比我见过的所有猫头鹰都要大,约有海雕那么大,但更蓬松、浑圆,耳朵上有巨大的羽簇。在朦胧灰暗的冬日天空的映衬下,它显得过于庞大和滑稽,根本不像一只真鸟,仿佛有人匆忙中在一头一岁的熊崽身上粘了把羽毛,然后把这只呆兽支到了树上。断定我们会有威胁后,这活物转身便逃,两米的翼展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