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是剧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自序 经文中提到,末法时期,追随佛陀最重要的功课是听闻佛的教法,并帮助他人听闻佛的教法。我虽不敢自称在教授时都怀着这种动机,但我渴望自己与他人能一直拥有这样的动机。 大师们传授教法时,教授的起承转合都很好。他们在不同时候,面对不同听众选用的词汇、譬喻、象征或引文都很适当。我必须承认自己没那种能力。这么说并非出于谦虚,而是因为我真的没有那种能力。 大师们的教授并非以道理为出发点,而是基于慈悲;他们并不想用知识获取钦佩,而是要分享佛法的智慧。我必须说,我自己的情况恰恰相反,不过在末法时期,即便如此也有其价值。这倒不是声称我有丰富的佛学知识,只是我有幸受教于许多大师的严格教导。我回忆他们的教诲,并尝试学习他们的教学态度。  随着现代中国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很高兴看到许多人并未忘却灵性之道的价值;因为从物质的观点来看,灵性面向似乎毫无价值。 每当我教授时,常会因为在场听众和自己的心情,以及现场的状况而忘其所以。事后听到或读到自己的所言,我几乎受不了!尽管如此,却有一些怀抱热忱的朋友,想要把我多年的教授结集成册。不管怎么说,如果这些文字能带领众人更接近佛法,总是件令人高兴和随喜的事。但这其中一定还有一些错误和矛盾。佛陀曾提醒我们——“依法不依人”,希望读者不要因为我低估佛法,这些错误与矛盾全属我个人的过失。 萨迦法王谈钦哲仁波切 非常高兴来到宗萨钦哲仁波切在台北的中心,首先祝各位吉祥如意,一切顺利!虽然是第一次来台湾访问,但经由我在台湾的弟子与朋友,早已耳闻这里的佛教徒非常虔诚、具足慈悲心并乐于布施。很高兴因着对佛的信心、对法的热爱,我们彼此认识,建立友谊。虽然时空相隔,我们仍联系在一起。  生而为人,我们有许多生活上的需求;但对此生和来世,最重要的是灵性上的修持。佛法可以给我们平静而有力的心灵,用来面对困难与挑战。不过生活平顺时,大家通常不太注意佛法;只有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