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一样吧,朋友

[美] 李香凝
致敬我的父亲, 献给我的女儿, 也献给你。 本书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 李小龙家庭档案(Bruce Lee Family Archive)。 清空你的心, 似水,无形无状。 入杯即为杯, 入壶即为壶, 入瓶即为瓶。 水可静流, 可喷薄! 像水一样吧,朋友。 序 自幼,我母亲就告诉我和我哥哥,不要跟别人说我们的父亲是李小龙。她说:“要让别人在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下去了解你。”这个建议很好,多年来,我每次都尽量在谈话中回避这个问题。当然,我的朋友迟早会知道,他们会来家里做客,看见墙上的全家福。尽管对绝大多数小学女生来说,这不过是在穿上旱冰鞋或骑上自行车去玩之前,耸耸肩就可以糊弄过去的问题。但长大成人后,我渐渐开始觉得自己有个秘密要保守,也越来越难在谈话中避而不答,尤其是我开始全职打理父亲的遗产后。如果我刻意回避这些常见的破冰问题,比如“你是做什么的?”“你为何干上了这一行?”我觉得我不仅在隐瞒,更是在遮遮掩掩地撒谎,这让我感觉很不应该。毕竟,我并不羞于做李小龙的女儿——我很荣幸。 不过,我还是得说,人们得知我是李小龙女儿一事后,反应之剧烈,有时甚至影响到了我的身份认同。也许这就是为何父亲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生哲学(没错,李小龙是位哲学家!)让我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共鸣。一个人要怎么才能做到既自豪于自己的DNA,同时又明白出身与自己真正的灵魂毫无干系?真的可行吗?再加上我决定用我的大半生去保护和弘扬一个人的遗志,这个人赋予了我生命,对我意义非凡,可同时我的身份认同不禁变得非常模糊。 “你对父亲有什么印象?” 这是我经常被问及的问题,也是曾深深困扰我的问题,因为我无法清晰作答。父亲在我4岁时就去世了,所以我没太多亲身经历可讲,他也没有像对他的同辈们那样,亲自传授我真知灼见。我连一封他专程写给我的信都没有。尽管无法解释,但我依旧觉得自己非常理解他。我要怎样才能说清楚,那些“认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