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

金哲为
金哲为, 浙江义乌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 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现为中国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 自序 和艺术史结缘,是在芝加哥艺术学院读书期间。 学校艺术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芝加哥的地标,与教室仅一街之隔。跨过熙熙攘攘的密歇根大道,入馆缓步穿过展厅两侧的《梵高的房间》《干草垛》们,尽头玻璃窗外是白色帆船、游人与水鸟出没的密歇根湖,如同印象派梦境的延续。 当然这是盛夏初秋才有的景致,大部分时候的风城都是冰天雪地。没有课的晚上,听着窗外的呼呼风声,抱起一沓从图书馆打印好的西方艺术史资料圈圈点点,就足以度过零下二十摄氏度、开始于下午四点的漫漫长夜。 2015年冬天去了趟纽约,正好赶上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一百周年大展,我有幸看到了许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中国画精品。然而,相较于其他展馆内耳熟能详的西方绘画大师,那些明明用中文写就的名字,反而令我感到陌生。韩幹的《照夜白》,郭熙的《树色平远》,马远的《月下赏梅》……作品旁的标签提供着最基础的作者简介、年代、尺寸,可惜这对于感受画作本身意义甚微。历史于我只有一道橱窗的距离,又遥不可及。 学校没有中国绘画史相关的课程,回校后就自己从图书馆里找些书看。经过刚打开新世界大门时短暂的眩晕,我就无可救药地被吸引着想要探索门内的光怪陆离。 方闻先生说:“艺术即历史。”在中国古代,绘画往往被视为末技,画家也从来不是直接改变历史进程的那群人。然而在聚光灯照射不到的阴影处,他们用画笔记录当下、追忆往昔。借助一幅古画以及后人的题跋,我们得以回到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现场。 那里有一场王朝的兴衰,预示着几代人的升平或流离;又或许仅仅一次空山雨后,满地落红牵惹了寻幽者的情思。无论题材的恢弘与微末,透过一幅幅画卷,我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这是古画最让我着迷的地方。 但我很快发现,仅凭画作本身,还远远无法完成还原历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