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瑕疵

[澳] 帕特里克·怀特
前言 [澳大利亚]尼古拉斯·周思 李尧 译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作家。他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和整个世界享有盛誉——他的许多著作已经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是因为他的作品包容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首先,帕特里克·怀特不是一位生活面狭窄的作家。正如他的自传所述,他一生都在具有国际色彩的范围内活动。他在英格兰读完中学和大学。他学习法语和德语。他到许多国家旅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中东驻防。他的许多亲密朋友是外国人。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的、理性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他的一些不太重要的著作干脆以澳大利亚以外别的国家为背景——经常是希腊。他的最好的、最有特点的著作中也常常出现以欧洲为背景的章节,或者源于海外的人物、经验、回忆。这一点经常通过背井离乡的人物左右为难的困窘表现出来。 其次,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又具有鲜明的澳大利亚的属性。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险家沃斯》(1957年)和《树叶裙》(1976年)都涉及了澳大利亚历史的重要方面:早期欧洲人对澳洲大陆的探索,以及欧洲移民与土著居民的关系。另外一部长篇小说《人树》(1955年)则通过一对澳大利亚普通夫妇半个世纪的经历表现了澳大利亚由农牧业殖民地发展成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后期的著作如《活体解剖者》(1970年)和《风暴眼》(1973年)则着眼于表现当代澳大利亚的生活。这些作品不仅以澳大利亚为背景,更重要的是以极其生动的笔触表现了澳大利亚生活的独特之处——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的感知,澳大利亚乡音和语言的特殊结构,澳大利亚喜剧式的社会生活的精巧优雅,以及澳大利亚人理念中阴郁的思辨哲学。 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刚刚问世时总是使澳大利亚读者大惑不解,并且感觉到一种挑战。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位澳大利亚作家这样深刻地揭示澳大利亚的社会问题,以及澳大利亚人作为互不相同的个体的内心世界的冲突。帕特里克·怀特描绘的这幅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