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美] 罗伯特·麦基
献给 米娅 吾妻吾命 引言 人物不是人。人物之不是人,恰如《米罗的维纳斯》《惠斯勒的母亲》和《甜美的佐治亚·布朗》之不是女人。人物是一件艺术品——是对人性的一个深情的、有意味的、值得纪念的比喻,它出生于作者的心智子宫,安卧于故事的怀抱,注定要得永生。 序 对大多数作家而言,过去的便是过去了,所以,他们聚焦于未来趋势,指望通过迎合潮流来提升其作品投拍或出版的机会。作家确实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尽管文化和审美时尚会来去不定,人性却并无趋势。正如汗牛充栋的进化科学研究所示,人性在几百万年来并无进化。四万年前在窑洞壁上刻下自己手印的那些男男女女,当年的所作所为与我们当今并无二致:塑造自我(自拍)。 千百年来,艺术家和哲学家一直在描摹和研究人性,但是,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科学便聚焦于那人性背后的心智。研究者阐发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从心理分析学到行为主义到进化论到认知论。这些分析给数十种特性和缺陷贴上了分门别类的标签,毫无疑问,他们的认知激发了作家关于人物和卡司的创造性思维。然而,本书并不偏好于任何单一的心理学流派,而是博采众长,冶多学科概念于一炉,以触发想象与直觉,为天才作家提供灵感与指南。 《人物》的首要目的是要丰富你对虚构人物的人性的见解,锐化你的创作技巧,助你发明一整套复杂而又见所未见的人物卡司,从你的主人公开始,然后向外拓展到第一圈、第二圈和第三圈支持型角色,最终以位于剧集的遥远边缘的无名过场人物作为完美收官。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不断修改。一章又一章,一节又一节,某些原初的原理会在新的上下文中回响。我之所以要反复重申这些理念,是因为艺术家每次从新的角度来再思考其所熟知的东西时,她的理解便会加深。 在随后的章节中,矛盾论将是人物设计的几乎每一课的基石。我会将其相对而论:人物vs人、机构vs个人、特性vs真相、外在生活vs内在生活,如此等等。当然,你和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