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百科

[美] 爱丽丝·卡拉普里斯 [美] 丹尼尔·肯尼菲克 [美] 罗伯特·舒尔曼
纪念瓦尔特·洪茨克(Walter Hunziker,1935—2012) 数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研究的坚定支持者,始终不渝的老朋友 中文版序言 今年是爱因斯坦访问中国100周年,我们非常高兴能借《爱因斯坦百科》中译本的出版来一道庆祝。自20世纪初以来,爱因斯坦及其工作已为全世界所熟知,他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他和他的理论、观点虽然已经做了很多说明,也有大量著作出版,但仍常常被有关他的评论所误导。因此,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是向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一个关于他的生平的易懂且可靠的说明。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有效地推进这个目标。 我们在本书中没有详细谈论爱因斯坦1922年对中国的访问,但我们从他的旅行日记中得知,他期待着访问这个国家及其人民。当时前往远东国家的旅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旅途也异常艰辛,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对这些国家及其文化没有亲身体会。他在上海短暂逗留期间,主要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欧洲人,但也见到了许多中国人,有富人也有穷人。他对那些为生计而挣扎的农民和城镇劳工特别同情,尽管他居住的德国本土正进入经济萧条期。他很难接受大规模贫困的现实,正如他在旅行日记中所记载的,他内心的想法有时会很严苛。如果他现在访问中国,那么,中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实现的巨大转变,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肯定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爱因斯坦曾希望在1923年年初亚洲之行的回程中访问中国,停留更长时间。然而,由于他与邀请方北京大学之间令人很遗憾的沟通不畅,再加上当时中国艰难的政治局势,使他不得不放弃他的愿望。虽然爱因斯坦没有访问中国,但他的科学思想在中国仍然具有影响力。事实上,在中国讨论将“西方”科学纳入中国学术体系的道路时,爱因斯坦的理论有时会成为讨论的焦点。 爱因斯坦将科学视为一项普遍的事业。这或许是中国的五四运动将他视为一个值得效仿和研究的对象的重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