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琦的奇异科学:如果尸体会说话

[美] 玛丽·罗琦
导言 在我看来,死与泛舟湖海实在相去不远。你大部分时间仰卧于床榻。大脑关了开关,肉身开始瘫软。没有很新的事儿发生,也没有什么事儿指望你去办。 如果我去泛舟,我就更喜欢那舟是考察船,上面的乘客仍然把一天的很多时间打发在仰面而卧上,心里空空如也,但也帮着科学家搞研究项目。这些考察船把乘客带往人所不知、想也想不到的地方,为乘客提供做事的机会,否则他们就做不成那种事了。 我猜,身为一具尸体,也是这么回事。你能够做某种新鲜有趣的事,某种有用的事,那干吗要成天躺着呢?每一项发展起来的外科手术,从心脏移植到变性手术,尸体都与外科医生如影随形,以其独特的沉静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创造着历史。两千年来,有的是情愿的,有的是不知情的,尸体被牵扯进了最大胆的科学探索、最怪异的事业中。尸体帮助测试法国的第一个断头台,这是取代把人吊死的“人道”举措。在列宁遗体防腐工作者的实验室里,尸体帮助测试最新的技术。在国会听证会上,尸体也在场(在文件上),为强制使用安全带提供证据。尸体还乘坐太空梭呢(好吧,那是尸块),它帮助田纳西的研究生揭示人体自燃现象,尸体还钉在巴黎的一个实验室里测试“都灵裹尸布”的真假。 为了取得它们的经历,作为交换这些尸体同意接受刀劈斧剁。尸体被肢解,被剖开,被重新布置。但事情是这样:它们并不忍受什么。尸体是我们的超级英雄:身受火炙,它们不退缩;从高楼掉落,跟汽车一同撞进墙壁,它们不吭声。你可以朝它们开枪,或者开一艘快艇撞它们的腿,这都不会让它们恼恨。它们的脑袋可以搬走,却无害处。它们能同时待在6个地方。我把它们视为超人:浪费这些力量之物,不用它们来改善人类,那是多么遗憾啊。 本书写的是人死之后的非凡业绩。有人身前的贡献早被人遗忘,身后事迹却在书页和刊物中永垂不朽。我家墙上挂着一本挂历,来自费城医学院的穆特博物馆。日历上10月份的那幅照片,是一张人皮,上面有箭头和裂口。医生想用它搞清楚,是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