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

郭睿 高芫赫 时光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中国空间站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是很好的科普传播平台。本书以家作比,从“有人居住”这个角度找到了中国空间站和地面上的家设计中的共通之处,角度新颖,通俗易懂,是了解中国空间站的一本好书,可以启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中来,一起建好、用好我们的太空家园,更好地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序言 天上的家,地上的家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那天中午,我和十岁的儿子在家,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新闻。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航天员出舱的画面,喃喃说:“妈妈,好神奇啊,这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住了六个月,住在天上的家,是什么感觉呢?”我笑着说:“妈妈也不知道。不过,未来总有一天,普通人也有机会居住到太空中去,那时候你就都知道啦!” 没想到,两个月后,这本《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摆在了我的案头。作者郭睿先生发来信息,说希望我写一篇推荐序。我的第一反应是:“啊?我?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住研究学者,只懂普通人的小家,至于航天航空这些高科技,我哪儿懂啊?这怎么可能嘛!” 我正打算一口回绝,没想到小书“嗖”地就被儿子一把抢去了!他抱着不撒手,足足看了一下午,还给我的时候说:“妈妈,这本书挺好看的。我现在知道住在天上的家是什么感觉啦!” 咦?既然十岁的孩子能看懂,那我也挑战一下、试着读读看? 于是,随手翻了几页,哟,图文并茂、轻松有趣、清晰明了,难怪孩子也喜欢。接着再翻几页——第101页赫然跃入我的眼帘。这一页上,居然画着一张“户型图”!哈哈哈,核心舱原来是“三房一厅”小户型啊!天呐,这功能分区可真是太亲切了!遥不可及的太空站原来和地面上我们普通人的小家,有如此相似的一面…… 那一瞬间,我好像忽然拿到一把熟悉的钥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