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郑幸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绪论 刻工的历史颇为悠久,从先秦时期就有专门刻文字、图案于甲骨、金石等器物之上者。据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介绍,汉代就已经有“良匠卫改,雕文刻画”的记载,这是指石刻工匠。唐五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与普及,“刻工”一词开始主要用来指称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工匠。据张秀民《中国印刷史》考订,最早可考姓名的版刻工可能“要算五代的雷延美,在后晋开运四年(947)镌观世音菩萨像,自称‘匠人雷延美’。他为曹元忠刻佛像,可能是敦煌本地刻工”。自此以后,有关刻工的记载越来越多,并出现了“手民”、“梓人”等多达二十馀种称呼,本书则以最为通行的“刻工”一词总称之。当然,考虑到雕版印刷的工序中实际还包含了写样、刷印、装订等工种,为了行文的省便,同时也是遵照一般惯例,本书所说的“刻工”在很多时候还泛指刻书的工匠群体。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刻工的地位往往很低。张秀民曾说:“在旧时代,他们并无地位,被作为普通匠役看待,为统治阶级所不齿,在史书中很难发现他们的姓名。”显然,主观上对所谓贱工末技的轻视,造成了客观上相关文献的极度不足,更遑论研究的开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才略有改观。一方面,清代出现了一部分拥有较高地位的精英刻工与刻字店主,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在数量与质量上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近代版本学研究体系的逐渐建立,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并收集古籍上所保留的刻工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诸如目录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