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识

张国刚
图片: 张国刚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人选“2016中国好书”。 主要著述包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资治通鉴启示录》等。 编者的话 经典常读常新,一代有一代的思想,一代有一代的解读。“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邀请当今造诣精深的中青年学者,为读者朋友们讲授通识课。希望通过一本“小书”,轻松简明地讲透一部中华传统经典。 本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主编,每本书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名家,他们既有深厚的学养,又长于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每本书都选配了大量相关的图片,图文相生,能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可靠津梁。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不读 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不得志的情况下撰写的。唯其有才,故能写出好书,值得阅读;唯其不得志,故能写出深刻的书,值得参悟。 司马迁纵横恣肆,直抒胸臆。《货殖列传》,阅尽人间百态;《刺客列传》,沉郁凄美,荡气回肠。《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尽显真精神。 司马光厚德载物,忧国忧民。《资治通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之史,力求警钟长鸣、读史明智,“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赤子之心淋漓尽致,士人的使命和责任跃然血脉间。 《资治通鉴》用二百九十四卷的篇幅,上接《左传》内容,下迄赵宋,记载了战国至五代1362年的历史(若加上倒叙则超过1400年),涵盖了“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