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愉快:世界推理小说简史
褚盟
序言 该死的悖论
从1841到2022,推理小说181岁了。
推理小说是什么?
悖论。
一名凶手,聪明到可以想出一个无人能够破解的诡计,却傻到只会用犯罪来解决问题。
一名侦探,聪明到可以洞穿世间所有的骗局,却傻到只会依靠一桩桩极其危险的委托来养家糊口。
一名作家,聪明到可以创作出一部传世经典,却傻到只会撰写这种向来被主流文学鄙视的快消作品。
一名读者,每每声称一切诡计都存在致命漏洞,绝对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却一次次捧着推理小说如痴如醉,赞叹这个彻头彻尾的诡计真是完美无缺。
推理小说就是悖论,无论戏里戏外,都充斥着徘徊在悖论中的疯子和傻子——而且,这群疯子和傻子,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又是一个悖论。该死的悖论。
可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喜爱推理小说。
回溯到20世纪40年代。
当时的媒体上充斥着战争的消息,每个人除了与政府和领袖共同进退,似乎已经没有了别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特殊时期,一组在平时看来有些不伦不类的消息,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民众的高度关注,其引发的争议,甚至差点儿改变世界的命运。
第一条消息来自美国。有人撰文称,名扬天下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并不是英国公民,而是“山姆大叔”的同胞。这位作者列举了很多证据,并总结性地说道:“每一个美国公民都欢迎夏洛克回家。”据说,罗斯福总统也是夏洛克的粉丝,他强烈支持这个观点。
消息传递的速度丝毫不逊于战争情报。三天之后,一个英国人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观点:“盟友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福尔摩斯是英国人的事实在50年前就已经得到了证实。任何企图把大侦探‘据为己有’的行为都必将失败!”这个论点得到了丘吉尔的支持。在这位爱抽雪茄的首相眼中,“抢夺”福尔摩斯的行为几乎等同于希特勒对本国领土的空袭,完全不能容忍。
美英民众立即被这一系列言论吸引,福尔摩斯的归属问题似乎已经影响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表现欲极强的法国人也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