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读本

[日] 川端康成
前言 少年时代,我曾读过《源氏物语》《枕草子》。那时,我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什么都读。当然,那些书的意思我根本不懂,我读的只是词汇的音响、文章的旋律。 这些书籍的读音,将我带入少年天真的哀愁之中。换句话说,我那时就好似在唱没有意义的歌。 但是,今天想来,这件事情好像还是给我的写作带来了很大影响。那少年时光之歌的旋律,至今仍然在我写作时的内心中回响。我无法不去理会这歌声…… 这是我过去文章中的一段。今天重读,我觉得文章的秘密就在这里面。 将写作视为小说的一种技术,这种潮流使我们的文学变得何等干瘪无味。过去人们常说,文章即人品。文章是有生命的,拙作大概也就是对于这种“有生命的文章”的怀念。 文章因人而变,因时而变。一种东西消失了,另一种东西会出现。文体衰落速度之快,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不断了解新的文章,其本身就是在了解小说的秘密。也许,了解新的文章,同时也就是在正确理解过去的文章。 思考明天正确的文章,思考鲜活有生命的文章,正是我们被赋予的光荣使命。 昭和二十五年十月 川端康成 第一章 1 日日更新的文章之道,自战争结束后,其特点越发显著,但是其潜在的一样东西却出人意料,没有改变。也许,追求某种永久不变同时又不断更新的东西,才是我们的“道”。 当然,从往时到现在,我的文章感觉多少还是有些变化,不过某种东西依然生机勃勃,保留至今,一直影响到今天。如果说我有足以示人的文章论,那它可能就是这种持久不变的东西。它既不是变化万端,也不是与时俱进,而是自始至终持久不变。当然,文章也需要与时共生、与人共生,只不过需要添加的、需要进步变化的,则应由读者亲手完成。 本书的目的既然是引导读者走上率直的文章之道,那么就要避免口吐奇警之言,避免惊扰各位读者。同时,也要避免将我个人的狭隘文章信念强加给读者各位。当然,对于学者、批评家之间已成定论的内容,我也会在文章中涉及,不避重复之嫌。 2 既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