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萧放
题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头子要戴新呢帽。 这首北方广大地区流行的年节歌谣,生动地传递着旧时民众盼望新年的热切心情。 当今的春节虽然没有往昔隆重,但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日。君不见,春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城乡之间几十亿人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一年不赶,赶三十晚。”对于漂泊异乡的人来说,回家的路虽然漫长,可人们返乡的热情丝毫不减。多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回家的感觉真好。那里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先的庐墓、熟悉的乡土。一旦到家,在亲情的滋润中,路上的辛劳与烦恼也就烟消云散。回家不单单意味着亲人的团聚、礼物的馈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节俗也在变化,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吃吗?我们现在天天过年。”也有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鞭炮不能放了,娱乐只剩下一台春节晚会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人们失去了以往盼望过年的激动。旧时的热闹与温馨在哪里?人们在寻找、思索,有时不免迷茫,我们还需要春节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需要,而且应该!人们的抱怨与牢骚不正体现着他们的精神渴求?大众并没有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而是感觉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得太少,不能满足新的文化需要。 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春节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轻易地脱下长衫,换上西装,但很难改变我们的肤色、语言与思想。春节也一样,想改变它没有那么容易。 春节在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传统。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团圆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有一句唐诗很能描述这种情况:“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旧时北京人过年时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亲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