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音

[日] 川端康成
图片 译序 1968年12月10日,瑞典学院常务理事安德斯·奥斯特林发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先生。 ——川端康成先生的叙事笔调中,有一种纤巧细腻的诗意。溯其渊源,出自11世纪日本的紫式部所描绘的包罗万象的生活场景和风俗画面。 ——川端康成先生以擅长观察女性心理而备受赞赏。……我们可以发现其辉煌而卓越的才能、细腻而敏锐的观察力、巧妙而神奇的编织故事的能力,描写技巧在某些方面胜出了欧洲文坛。 ——川端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具有道德伦理价值的文化思想;其二,川端先生在架设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这份奖状旨在表彰其以敏锐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心灵精髓。 目前,国内文坛掀起了新一轮“川端康成热”。译序开篇,先介绍日本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对川端的评价。 评论家伊藤整认为,将丑转化为美乃是川端作品的一大特性。“残忍的直视看穿了丑的本质,最后必然抓住一片澄澈的美,必须向着丑恶复仇,”这是川端的“力量所在”。川端康成的两种特质有时会“在一种表现中重叠”,有时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伊藤整说:“在批评家眼中,二者的对立无法调和,却可通过奇妙的融合使二者有机地结为一体。……唯有川端拥有那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抵达真与美的交错点。”伊藤整又说“由此可见这位最爱东方经典的作家的心路历程”。川端康成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他是“在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对立、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批评家,另一方面“他又脱离了当时的政治文学和娱乐文学两方面,继承并拯救了大正文坛创发的体现人性的文学”。 三岛由纪夫则将川端称作“温情义侠”,说他从不强买强卖推销善意,对他人不提任何忠告,只是让人感受“达人”般“孤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川端的人生全部是在“旅行”,他也被称作“永远的旅人”。川端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