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唐诗选本与诗歌批评

孙欣欣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序 詹福瑞 中国古代诗歌以两种形态传世,一种是别集,一种是总集,唐诗的传播亦如此。据初步调查,唐诗总集应在七百余种,存世四百六十种左右。别集因为关涉到诗人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而总集研究则相对较少。在总集中,又因辑录唐诗文献的份量,更重视有诗必录的汇集本,而不甚关注唐诗选本。然就研究意义而言,选本的价值不在别集之下,甚至有过于别集,它不仅有传统学术的作品辑佚和校勘的价值,更可藉此描述某一时期作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考察批评家或某一文学流派、某一地域的文学观念。选本研究,还有我近些年所强调的研究文学经典化的价值。因此研究梁代萧统编《文选》甚至成为一门学问,称之为“文选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唐诗选本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先是孙琴安、陈伯海、朱易安先生从揭示唐诗总集的书目文献入手,出版相关著作,继之傅璇琮、陈尚君先生率先开展唐人选唐诗整理与研究,渐次成果日多。聚焦明代,既有金生奎《明代唐诗选本研究》专著,又有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孙青春《明代唐诗学》涉及选本,至于论文也是日见其多了。 欣欣此书的初稿是博士论文。她的研究兴趣在唐诗选本,对明代唐诗选本文献上颇下功夫,查阅一手资料,对现存明代唐诗选本作了总体性考察。但受我培养方向为文学批评史的限制,不得不选了这样一个题目,即以唐诗选本为入径,考察明代的诗歌批评。明代诗学思想极为活跃,各张门户,标榜己见,然如黄节所言“有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