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危机

[美] 玛丽安·麦克纳
献给罗伯特·劳德 这个世上还有灾难和受害者,而我们一定得尽可能拒绝,不要跟灾难同流合污。 ——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年 我认为,任何能用白菜价出售肉类的工业都前途无量。 ——亨利·萨利奥,面向美国众议院的演讲,1957年 引言 每年,我都会在巴黎的一间小公寓里住上一段时间。公寓就在巴黎十一区,市长办公室再往上七层。从我的公寓出发,穿过一条窄巷,走十分钟就能到达巴士底广场。窄巷的两旁都是学生去的夜店和中国丝绸的零售商。当年,法国大革命正是在这里掀起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每隔三四天,数百名巴黎市民就会涌向这里,他们的目的地是巴士底市集。这个市集沿着理查德·勒努瓦大道的中心岛排开。 在离市集还有好几个街区远的地方,人群的动静就已经传来了。讨价还价和高谈阔论的声音不时被手推车磕碰路缘的声音和小贩的吆喝声打断。可气味比声音传播得更快,烂白菜叶的臭气在低空飘荡,切片供试吃的水果散发出强烈的芳香,海藻裹着数不清的玫瑰色扇贝,散发出一阵阵碘的刺鼻气味……但在这些气味之中,有一种香味是我期待已久的,闻起来令人眼前一亮,有香草的芬芳,有咸味,还夹杂着烤焦味。这气味实在太饱满了,仿佛有一只胳膊从后面推着你的肩膀,催你赶紧向前走。跟着气味,你能找到位于市集中心的一个搭着帐篷的摊位,摊位的帐篷杆四周围着一圈顾客。顾客顺着市集的小路排起队,和鲜花摊位前面的人群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摊位中间放着一台储物柜大小的铁皮烤箱,底下有铁轮子,还垫着砖头。烤箱里,好几只鸡被均匀地插在铁签上。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烘烤就已经开始了。每隔几分钟,摊位里的一名卖家就会拆下一根铁签,切几片油脂欲滴的古铜色鸡肉,用平展的锡纸一包,递给站在队伍最前面的顾客。我已经等不及了,真想立刻把鸡肉带回家。 顾名思义,“蛤蟆鸡”就是把鸡肉去骨、摊平,烹制好后活像一只蛤蟆。蛤蟆鸡的鸡皮焦脆,状似云母,而皮下的肉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