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从哪里来?

[英] 乔希·瑞安-柯林斯 理查德·沃纳 安德鲁·杰克逊 等
序一 货币是信用问题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货币从哪里来?》是由4位英国学者合作撰写的引导性读物,旨在介绍英国货币与银行体系。这本书浅显易懂,讨论了若干重大的理论问题。虽然,以“导论”来讨论大问题有“微言”之虞,但由于所涉问题重大,且结论简明,无伤“大义”,还是值得一读。 一、金融领域中的英国文献值得特别关注 我之所以愿意为这本书作序,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这本书是由几位英国学者,主要根据英国货币银行界的新实践撰写的。读者或许要问,为什么要强调“英国学者写的”,这一点很重要吗?同样是英文文献,难道不是美国学者的作品更前沿和更有价值吗?然而,我的学术经历告诉我,在金融领域,英国学者的文献往往更有价值。这首先是因为,金融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产物,在根源上发端于英国,因此,要理解金融的本质,了解很多复杂事务的来龙去脉,常常需要“返回”英国。例如,要研究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仅仅研究1913年美联储的成立以及《联邦储备法案》肯定是不够的;认真回顾英格兰银行的成立过程,分析1844年《英格兰银行法》(《皮尔条例》)的立法精神,或许更具借鉴意义。这是因为美联储的形成过程、产权架构和治理机制,几乎可以说世上无双,极难对照;而在体制、功能、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实施路径等方面,英格兰银行显然都更具可比性——若想“学点什么”,当然还是看看英国的研究为好。再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宏观审慎”成为一时风尚。然而,在美国一方,我们只看到虚与委蛇;在英国,英格兰银行则围绕宏观审慎勾勒出一套独特的目标、手段等体系,基本构建出这个新机制的框架并为全世界所效法。笔者在2013年访问英格兰银行时,对此印象深刻。或许更重要的是,关注来自英国的文献还有一层更为现实的意义,这就是:英国的金融系统以金融机构为主,其中包含若干实行“总分行制”的大…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