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读本

[日] 福永光司
新订版序 这本《庄子》在十年前,也就是昭和三十一年时,有幸作为旧版中国古典选中的一册而出版。在那之后,又有过数次再版,每次我都做了些许订正。如今,新订中国古典选发行在即,本书也作为《庄子》部分的第一册,参与其中。之所以称之为“第一册”,是因为除《内篇》之外,还会有两本全新的分册,分别介绍《外篇》与《杂篇》。也就是说,整个《庄子》被分为三部分,独立成册,分别发售。 得知新订版的消息时,我本想尽量对旧版内容进行一次大幅度的校对订正,以对得起它“新订”之名。但一来由于《外篇》与《杂篇》的注解工作颇为繁重,时间上没有太多的富余;二来,要将旧版《庄子》彻头彻尾地修订一番,本身又是难度十分大的一项任务。到头来也还是止步于一些鸡毛蒜皮的改动而已。 旧版《庄子》作于十几年前。彼时我正在大阪的北野高等学校任职,由于种种原因,我曾为自己也许不得不放弃学术生涯而忧心不已,故提笔写了这本书,权当是为那个曾经一心向学的自己立上一块墓碑。那时候我住在京都,每日上班则在大阪,且每周都要负责二十多个课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写作,这本书很多内容都是深夜里在学校的值班室完成的。至于注解,更多的是我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并不拘泥于学术(语言)上的形式。在原文的训读文中我采用的方式极为灵活,甚至有些通过字面便能会其大意的简单内容,我都未加以太多的说明。当然,这种注解的方法有其所长,亦有所短。我借着这次再版的机会,希望能够补足这块短板,如果条件允许,我甚至想让它与新版的《外篇》《杂篇》实现文体上的统一。但是,不论优缺,旧版《庄子·内篇》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混沌”。要想从根本上做出改动,对现在的我来说并非易事。所以我只好用一些皮毛的改动,挂“新订”之名,行羊头狗肉之实了。 这些改动多是些不足一提的,有些是对旧版257页释义中不太恰当之处的修正(如《德充符》中将“不得类”解释为“不同,非同类”,新版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