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食物:明天我们吃什么

[比] 约尔格·斯诺克 [比] 斯蒂芬·范·隆佩
前言:开吃!Preface:Eat! 今天早餐你吃了什么?也许你吃的是混合了浆果和冰岛酸奶的低卡格兰诺拉麦片,喝的是燕麦饮料;如果你是绿茶爱好者,那你可能喝的是印度茶拿铁。午餐时也许你会吃上一份美味的牛油果沙拉,里面拌有藜麦和石榴籽;也可能你更喜欢吃蔬菜汉堡?在20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虽然现在食物是个性化的东西,但在以前,食物通常承载着家族情结,各种食谱和习俗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可现在不是了,根植于传统的饮食习惯正快速发生着变化。 如今,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对此,我们习以为常。然而,我们逐渐意识到,全球化进程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美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全球化对我们的健康、环境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影响。到2050年,当我们有将近100亿人口要养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粮食产量需要翻倍,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就这么大。这意味着我们要做出改变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科技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结构转型,需要重新设计和规划整个食品体系。 发展中国家农民种植的可可豆被制作成我们爱吃的比利时巧克力,可他们辛苦劳作挣的钱却无法维持生活。因为无法准确预测国际市场行情,有的农民虽然在自家门口投资养猪,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猪肉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全球气候变暖也正在危及咖啡产量。西方国家的人们爱吃的香蕉品种很有可能因为真菌感染而大幅减产,因而人们在超市都买不到香蕉。新兴市场的需求强劲增长,有可能打破目前的世界贸易平衡,造成某些自然资源和粮食短缺。 连锁超市在发布听起来很不错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同时,却又继续宣传那些既不可持续也不健康的产品,他们把此举视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在当今的西方世界,肥胖问题要比饥饿问题严重得多。食品行业开发了大量超级精致、令人无法抗拒且价格极低的食品,但它们被过度加工,人们吃了这些食品,会在不知不觉中生病。因此,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