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情感

[美] 安琪拉·阿卡曼 [美] 贝卡·帕格利希
序言 情感的力量 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无关题材的共同点,那就是“情感”。在这些作品中,情感是所有人物的决策、行动和言语的核心,它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没有了情感,人物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利害关系不再存在。没有血肉支撑的情节,就像一条由无关痛痒的事件串联而成的“干涸的河床”。这样的作品自然不会有人看。 为什么?因为读者看书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得情感层面的体验。读者想要和书中的人物交心。他们不仅为读者提供娱乐。人物面临的考验,有时也能对读者的人生之路产生一定的意义。 作为“有情感的生物”,我们无时无刻不受情感的驱使。情感左右了我们的选择,决定了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也决定了我们的价值。不仅如此,情感还能促进沟通,使重要信息和信念的共享成为可能。 人们以为这样的交流基本上是通过对话进行的,但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三的沟通是非语言交流。换言之,即便我们努力自控,不把情绪表露出来,我们的肢体语言也会不断释放出某种讯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拥有在不交谈的情况下读取对方状态的能力。 身为作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技能——观察力,并将其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读者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并不希望作者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们人物是怎么想的,而是想亲自体验人物的情感。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必须用简明易懂又引人入胜的方法,刻画出各个登场人物的情感。 语言情感信息与非语言情感信息 台词是表现人物的想法、信念和意见的有效手段,但我们不能把所有情感体验都塞进台词里。 要巧妙表现人物的心情,就要配合台词,充分运用“非语言情感信息”。非语言情感信息可分为“外部信号(肢体语言等动作)”“精神反应(思维)”和“内部感觉(本能、生理反应)”这三项要素。 所谓“外部信号”,指的是人类在体验情感时产生的身体反应。情绪越强烈,身体的反应就越剧烈,动作幅度也越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每个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会用特定的方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