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周其仁
自序
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2006年,当时收集的,大部分是我1995年回国到北大任教以后为报纸、杂志陆续写下的文章。本次新版,保留了大部分文章,并增加了一部分当时尚不能公开发表的关于垄断的内容,以及我一再强调的产权相关文章。回头一看,时间过得真快。
论文与头衔
回来之前,我正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要结束博士论文。一般的程序,是先过博士资格考试,通过者就去找博士论文的题目,然后经过一个国内叫作“开题报告”的门槛,开始论文写作;论文写出来之后,再通过一场论文指导委员会的“答辩”,就可以办手续取得博士头衔。但是,我所在的那个项目——我的论文方向是经济史,指导委员会由历史学和经济学教授组成——比较特别,这个项目博士论文的“开题”与“答辩”是合并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导师同意开题之前,你的论文研究的基础工作,甚至大部分研究工作,都要做得八九不离十。答辩一通过,学生只需把经过最后润饰的论文分别给委员会成员签字,就再也不需要上“堂会”去“保卫”自己的论文了。
我很幸运,答辩一次过关。老师们很高兴,书面写下的意见无非是肯定我的论文“有极大的潜力”。我也很高兴,因为自己选的论文题目,连同提出的问题、对前人研究的评价、新的假说以及准备的资料和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一并被认可“够博士资格”。屈指算来,那时距我进入UCLA的博士项目不到四年。
有两位在英文上帮了我大忙的美国同学,知道我于1989年“计划外”进入美国的时候还“目不识丁”,不免好奇。是的,我是进了美国才开始正式学英语的。第一年由福特基金会资助,在如诗如画的科罗拉多州的布德镇学了9个月的英文;第二年,经盖尔·约翰逊教授的推荐,到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第三年就进入UCLA。就算一个念书的天才,这样“走”也不算慢吧?何况我对自己考察了多年,结论是智商平平,与天才扯不上任何一点关系。这里面的“经验”,我将来在论文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