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

[匈] 马洛伊·山多尔
引言 无论如何我都想活下去, 直到我写完这本书, 《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三部。 ——马洛伊·山多尔,《日记:1949年》 第一章 1 我本想沉默。但是后来,我抵抗不住时间的呼唤,我知道,我不可以沉默。后来我还意识到,沉默——至少跟说话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回答。甚至有的时候,沉默并不是最无危险的回答。想来,没有什么会比拒绝性的沉默更能激发暴力的了。 我想说的是,从奥地利丧失了独立主权之日算起——这一天可不是随便乱算的,而是特指“德奥合并日”的十年里——市民社会的文明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我相信,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就在那一天,旧欧洲留下的许多遗产都分崩离析。十年以来,直到今日,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就在那一天的黎明时分,在恩尼斯桥上,那里是被称作“铁幕”的苏联人驻守的边境线终点,一位苏联军人推门走进了火车的车厢,要走我的护照,然后冲我敬了一个礼,准许我踏上了自我放逐的流亡之路。在这十年里,有好几个国家消亡、瓦解,王权和政权体制遭到毁灭。在这十年里,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明也形消神灭。要知道,我就生长在这种市民主义的社会文明与生活方式之中,当我得知这种生活方式在我的祖国已不复存在时,我内心感到异常的平静。就在这段时间里,丘吉尔的战争回忆录出版了,在第一卷的结尾,我读到这样一句话:事实要比梦想更有价值。我们从梦中醒来,我会尽我的所能记录下事实。 2 我记得非常清楚,连具体的日子都不会记错。在那个年代里,我是布达佩斯的时髦小说家和专栏作家。我的作品发表在一份影响很大的自由派报纸上。我有一部戏剧作品在国内外同时上演,取得巨大成功。我出版的书籍数量惊人,不仅有匈语版的,还有外文版的,有的时候,我确实认为自己是一位知名作家,别无烦恼,我只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专心阅读,最终我会在自己的祖国成为一名桂冠诗人。我被选举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是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