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珍录:18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精选版)

[美] 曼素恩
序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 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刘 东 1988年秋于北京西八间房 致 谢 本书的论述得以展开,应归功于与高彦颐(Dorothy Ko)、王安(Ann Waltner)以及贺萧(Gail Hershatte)的多次长时间交谈,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对我的诸位同仁表达我饱含友爱和敬意的感谢。在我为这个计划着手进行各项工作的这些年,施坚雅(William Skinner)一直在倾听我的想法并推动我进行了许多思考,对于本书定稿的某些部分他也曾提出过精辟的意见。我还受到斯坦福大学胡佛东亚文库(Lou Henry Hoover East Asia Collection) 以及加州大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