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无数的她
张莉
序言 成为“不驯服”的读者
这是一本从“女性视角”解读文艺作品的书。全书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关于“女性视角下的女性文学”,梳理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脉络,回顾了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第一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故事,也对“何为女性写作、女性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介绍。这一章主要希望读者能了解女性文学的发展,用女性视角来观照女性文学及女作家的创作。
接下来,在第二章,我主要运用女性视角解读文学及电影作品,一部分是聚焦于文学里女性的命运,比如《伤逝》《鄙视》《青衣》《哺乳期的女人》《不谈爱情》《妇女简史》《中年妇女恋爱史》《秋园》《情人》,以及三毛的散文。另一部分则主要解读电影里的女性故事,比如《BJ单身日记》《卡米耶·克洛岱尔》《革命之路》以及《廊桥遗梦》《黄金时代》《时时刻刻》《立春》《山河故人》《推拿》等。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小说或者电影都不限于女作家或者女导演的作品,有些是经典的作品,我二三十年前就读过、听过,也有一些是近年来的新作。事实上,它们大部分也算不上女性主义作品,但我恰恰认为,正是从这样的作品里,才可以看出普遍意义上的女性命运、多数人对女性命运和女性生活的理解,而如何以“女性视角”去解读、去观看这些作品,如何确立女性观看者的主体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本书致力于和读者一起以女性视角去阅读或观影。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性别意识,但我们可以用女性视角或者性别意识去理解和认知。
在解读这些故事时,我有自己的原则,也逐渐积累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它们虽不一定成体系,但对我个人以及这本书很重要,我把它们写下来跟朋友们分享。
-同情地理解-
同情地理解女性,设身处地理解女性处境。这是重读这些小说或电影时,我常常对自己说的话。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原则。事实上,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常常想到几十年前在大槐树下听故事的经历。那时候我和姥姥生活在北方农村,常常是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