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学十讲(精)
孙昌武
孙昌武文集出版说明
孙昌武先生,一九三七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南开大学教授,曾在亚欧和中国港台地区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和从事研究工作。
孙先生治学集中在两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孙先生学术视野广阔,熟谙传统典籍和佛、道二藏,勤于著述,多有建树,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所著《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禅宗十五讲》(中华书局,2017)等推进了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在国内外广有影响;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世所公认,垂范学林。
孙先生已年逾八秩。为总结并集中呈现孙先生学术成就,兹编辑出版《孙昌武文集》。文集收录孙先生已出版专著、论文集;另增加未曾出版的专著《文苑杂谈》、《解说观音》、《僧诗与诗僧》三种;孙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未曾辑入论文集的,另编为若干集收入。孙先生整理的古籍、翻译的外国学者著作,不包括在本文集内。中华书局编辑部对文字重新进行了审核、校订,庶作为孙先生著作定本呈献给读者。
北京横山书院热心襄助文化公益事业,文集出版得其资助,谨致谢忱。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〇一九年五月 开讲的话:关于道教与道教文学
本书是中华书局前已出版的《佛教文学十讲》的姊妹篇。如该书《开讲的话》说明的,两本书都是根据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授课讲义修订而成的。两书体例相同,前一本介绍佛教文学,这一本介绍道教文学。
道教和佛教是中国历史上两大主要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都对文学发挥重大影响。而道教作为本土形成的宗教,与外来宗教佛教相比较,又显现突出的特点和优长(当然佛教也有另外的特点和优长),这些又大都与文学密切相关联。它们主要表现在:
道教是在上古以来传统的本土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鲜明地体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