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词集

秦观
导读 徐培均 图片 图片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自先秦以迄两宋,中华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就曾自豪地说:“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苏轼《服胡麻赋》注引《楚辞后语》)近人王国维也说:“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宋代之金石学》)陈寅恪更加以精确的概括:“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确实如此,赵宋一朝的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就文学而言,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位。而别具一格的宋诗,又与唐诗分庭抗礼,各领风骚。特别是宋词,更是一代文学之标志,与唐诗元曲,分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里程碑。说到宋词,人们自然会想到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明人张綖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诗馀图谱·凡例》)由此可见,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宗匠,秦观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他出生在一个中小地主的家庭里。青少年时期,慷慨豪隽,强志盛气,慕郭子仪、杜牧之为人,决心“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宋陈师道《淮海居士字序》)。杀敌疆埸、收复故土的愿望一时不能实现,便过了一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三十岁前后,曾到历阳(今安徽和县)、徐州(今属江苏)、会稽(今浙江绍兴)省亲访贤,探古揽胜。家居期间,时而“杜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秦观《与李乐天简》);有时也寄迹青楼,以他的词作,“酬妙舞清歌”(秦观《梦扬州》词)。神宗元丰八年(1085),秦观37岁,考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