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美] 卢苇菁
谨以此书 纪念我的父亲和外婆 并献给我的母亲 致 谢 本书的研究和撰写得到了师友和同事在不同的时刻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的支持。我诚挚地感谢他们的指导、帮助和鼓励。 我最愉悦的回忆,当属和业师曼素恩(Susan Mann)在她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办公室以及其他地点的无数次的面谈讨论。每忆及此,如沐春风。曼师的治学影响和所费的心血在本书留下的印迹难以缕陈。柏文莉(Beverly Bossler)、贾世杰(Don C. Price)、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是我博士论文委员会的另三位成员。在俄勒冈大学学习期间,包筠雅(Cynthia Brokaw)和顾德曼(Bryna Goodman)也给予我多方指导。在此谨致最深的谢意。 本书收集资料的过程达数年之久。在戴维斯,东亚图书馆的王斐丽(Phyllis Wang)给了我很多帮助。2002年夏,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黄熹珠(Hsi⁃chu Bolick)为我查找晚清资料提供了热情招待。在上海,复旦大学吴格给予我多方协助。我尤其得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东亚图书馆馆长程健的支持。自程健任职加大圣地亚哥校区之后,馆藏大大拓展,我借此机会表示感谢。 在本书成书的过程中,周锡瑞(Joseph Esherick)、季家珍(Joan Judge)、柏文莉、柯素芝(Suzanne Cahill)、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李惠仪、叶娃、程玉瑛在百忙之中,阅读全部书稿或部分章节,给我提供了珍贵的意见。应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之邀为本书作审评的季家珍和胡缨也提出了精辟的修改建议。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