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行

韩松落
夜行 春山夜行 “四万三千瓶”,“八万六百五十七瓶”。有人问起酒的销量,周德光便以这两个数字应对,前一个数字给普通人,后一个数字给同行。说起来,两个数字都所言不虚,前一数字是他开店第一年的销量,后一数字是第五年的销量,这一年的销量为开店八年来最高。事实上,他所代理的那种白酒,销量常年在五万瓶到六万瓶之间,尤以八十九块一瓶的最低端入门级为多,单是这一种,就要占去五分之三的销量。但周德光认为,自己恪守了商人的职责,在不同场合给出了不同的应答。 二十三岁之前,周德光已有六年商人生涯。他家世代种植苹果树,到他父亲这一代,果园已有二十三亩。周德光习惯跟随果树生长周期干活,春季拉枝、刻芽、环剥、复剪,这些均在四月前完成,夏季打药、施肥、浇水,秋季采摘、运送、种植新苗,冬季清理土壤。每亩收益,相当于在县城打工两月所得。 周德光的父亲,曾经尝试做果商,他怕触怒本地大果商,只敢以“远方亲戚家做果脯厂”为名,联络较为熟络的几户果农,收购他们的苹果。收购、包装、寻觅储存地点、运送,都由他完成,他甚至考虑置办卡车,让三个儿子学大车,以省下付给长途司机的费用。第一年勉强盈利,第二年就遇到果价下跌,果商的卡车甚至不肯开进他们村子。第三年在苹果成熟期遇到冰雹,该地区苹果产量缩减,苹果品相欠佳,连县城水果店都开始销售河南苹果。周德光父亲稍事休整,于两年后再度启动苹果生意。不料,那年非典暴发。 苹果花照旧依时开放,花瓣白中透粉,方圆几公里都是清甜味道。周德光父亲选择绕路,穿过果园回家。修剪果枝的工具在工具箱中静止不动,分量和一块生铁无异,他却觉得那和提着生铁是两种感觉,遇到沟壑时,他跨步越过,工具箱里的刀剪哗哗作响,卷尺滑动,发出轻轻的撞击声。瞬间激活的工具,似在响应他的感触。 周德光警觉地观察着父亲的生意,待父亲偃旗息鼓之后,也不再提起做果商的事,本村果商投资两亿五千万在附近建起果品冷库的事,他也没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