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一部出色的小说,一本杰出的译著(代前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再版备受读者欢迎的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译者王金陵是我的老朋友,出版社知道我与作者熟识,希望我能代她写一篇前言。我很高兴地接受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它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九年。八年后,一九七七年,中苏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化,文艺政策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王金陵就已经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真可谓有气魄有胆量有远见,说明她的艺术观点已摆脱文艺领域的某些束缚,走在时间的前边。 日月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有些文艺作品丧失了历史真实性与时代意义,但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严酷的现实性和浓浓的人情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我很欣赏这部小说,同样也欣赏这部小说的汉译本。王金陵是位颇有成就的文学翻译家。她的译本出色地表达了原作的精神,再现了原作优美的文笔和深厚的感情色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受了最残酷的战火洗劫,几乎家家户户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难,所以反映那场战争的小说数量极多。时至今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可是描述那场战争的文学作品依然有人在写。由于历史的发展、政治的变化,表现的内容与手法有所不同,但对战时苏联人民命运的探讨仍然是这类作品的中心。 一九六九年,苏德战争已经结束了二十四年,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当时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名字还不为读者所熟悉,可是这部小说立刻博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一九七二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一经放映,传遍了世界许多国家,反响强烈。一九七五年瓦西里耶夫荣获苏联国家奖,那一年他已五十一岁。作者出道晚些,但起点很高。 一九七七年我国出现了王金陵翻译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后,我国又把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进行了华语配音,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