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下

[德] 赫尔曼·黑塞
文前插图 图片: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译本序 这里向读者介绍的小说《轮下》(1906),写的是二十世纪初德国保守的教育制度与市侩的虚荣心如何摧残青少年的悲剧性故事。 在施瓦本的一个古老而偏僻的小城里,有一个天资聪颖、体质羸弱的少年,名叫汉斯·吉本拉特。他的父亲约瑟夫,一个庸俗的市侩,以及本城拉丁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希望汉斯能出人头地。在他们的督促下,汉斯放弃少年人的一切游乐,埋头读书,终于通过“邦试”,名列第二,进入毛尔布隆神学校。但由于劳累过度,他已经得了头疼病。入学后,汉斯先是优秀生,之后成绩下降。就在此时,他与同寝室的少年海尔涅交上了朋友。后者爱好诗歌音乐,嘲笑追求功名,在神学校里,他先感到忧悒,之后又变得浮躁尖刻,“批评修道院,批评老师和同学,批评天气,批评人生,批评上帝的存在,有时好勇斗狠”。校长禁止他们两人往来,海尔涅逃出神学校以示反抗,终于被开除;汉斯则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像一头“役使过度的小马躺在路旁,再也派不上用场了”。后来,汉斯退学,回到故乡,当上机械工的学徒,不久就溺死在河里。“是学校当局,是他父亲和某些教师的野蛮的虚荣心把这个羸弱的孩子弄到了这步田地的。” 故事的情节并不错综复杂, 引人入胜的是小说的写作技巧。其一是细腻的心理刻画,尤其是对汉斯这个人物。读者将会看到他在赴邦试前后的紧张与迷惘,他在对待与海尔涅的友谊上的矛盾与苦恼,他在得了神经衰弱以后的病态与梦幻。一个处在发育阶段的少年,身心的健康如何受到摧残,又如何像一个待放的蓓蕾被春寒晚霜打落,正是通过这种种的心理剖析被表现出来,并激起读者对受害者的同情,也唤起读者对戕害青年的旧势力的憎恶。这部小说题为《轮下》。在德语里,“滚到车轮下”一成语,直接的含义是“被车轮碾死”,转义是“道德上的沉沦”或“失足”。在这里用“车轮”比喻使青少年精神崩溃的重压,这重压就是保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