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书写(精)

李秀莲
序 李桂芝 学术著述是博览群书、精深思考和辨伪存真的产物,常言道: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著作可等身,好文不易求。在当今以成果数量为考核标准、盲目追求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情况下,鲜有著述完成后沉淀多年反复修改增删的人。秀莲同学的书稿初成于2015年,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与打磨中,已经七个春秋。正所谓糟粬陈年深巷酒,好文不负推敲人。著述在案头和头脑中存放的时日,也是作者不断提高能力、增加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该书稿在原稿二十余万字的基础上,已增至三十余万字,对一些问题又作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补充。 《金朝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书写》从研究女真族源开始,至完颜亮南伐失败结束,是一部颇具开创性的学术著述,其研究角度、涉及内容、理论概括、问题提出,做到了阐释与论证相结合,虽广泛参考和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却也多发前人所未发,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修养、独到的学术眼光、务实求真的精神和对问题探索、思考的深度以及对史学批评的认真与求实态度。 《金朝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书写》研究中,作者不但重视史学理论、民族理论的运用,而且广泛吸收和借鉴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以金朝建立者本体的发展历程为对象,揭示了历史创造者一路走来的方方面面。多维度地研究历史问题是以往的研究较少涉及的,独具开创性。其中对勿吉的源流、靺鞨族群的发展演变、女真各部的名称和迁徙方向等都作了详细的探究,或提出了本人独到的认识和结论,或进一步阐发了前人不曾论证的初步结论,虽不能说每一个新观点、新认识、新提法、新结论都将得到史学界的公认或成为最终的结论性观点,但至少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或争议的一家之言,必将金朝开国及其社会形态演进的诸多问题研究引向深化。 就阿骨打开国、建号问题,《金朝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书写》已有较深入论证,并提出1115年阿骨打称都勃极烈,1117年称帝建国。金史学界周知,金朝开国…